道德发展阶段
当面对道德困境时,人们可能会依赖与道德有关的一种理论。一个是道德发展理论的阶段,该阶段是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于1958年开始设计的,并在此后的许多年中得到了扩展,其基础是人们在面对道德困境时倾向于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他的基本论点是,人们在道德推理中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每个后续阶段对于应对道德困境都更加有用。在所有阶段,发展阶段的主要基础是正义。一个人会根据自己的训练和生活经历而进入各个阶段。
科尔伯格设计了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分为道德的三个层次。这些级别是常规前,常规和后常规道德。他认为,道德行为对更高道德发展水平的人们来说是更负责任,始终如一和可预测的。此外,一旦一个人达到更高的阶段,该人就很难退缩,因为每个阶段都比其前任提供了更全面和更具差异性的观点。
常规水平
习惯前的道德发展水平主要存在于儿童中。在此,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基于对个人的直接后果,换句话说,决策仅基于对决策者的影响。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服从和惩罚,因为重点是要采取的行动的直接后果。因此,当某人因某行为而受到惩罚时,该行为被视为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例如,一个孩子得知他不应该喝酒,因为他有理由这样做。当与某动作相关的惩罚比平常更严厉时,触发该惩罚的行动被视为异常恶劣。这种推理方式可以防止孩子过去从事对他有直接负面影响的任何活动。
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个人利益为驱动力的,在这种决定中,人们会根据自己认为最符合自己最大利益的事物做出决定,尽管没有考虑对声誉或与他人关系的影响。在这一点上,一个人几乎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决策,而不必考虑他人的担忧,除非这样做会触发有助于该人的行动。例如,一个少年从学校的另一个学生那里窃取午餐钱。这样做会增加他的现金余额,但会以不能再吃午餐的孩子为代价。
当成年人没有超越常规的道德发展水平时,就必须明确规定并严格执行工作场所规则,以确保其合规性。而且,在此阶段的高度自我定心使得成年人非常不适合担任管理职务。
常规水平
在儿童和成年人中都可以看到常规的道德发展水平。在这里,道德推理包括对社会对正确与错误的观点采取的行动的比较,即使在遵循或不遵循这些观点没有任何后果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决定因素的主要驱动力是取悦他人。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顺从驱动的,在该阶段中,人们应符合社会标准。在这个阶段,个人试图辜负他人的期望,因为他已经知道,被视为一个好人会为他带来好处。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是,该人开始根据对他与他人关系的影响来评估某项行动的后果。例如,一个人可能避免从事非法活动,因为被抓住会损害其家庭的声誉。
道德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由维持社会秩序驱动的。这意味着该人更关心遵守法律和社会惯例,因为它们在支持运转良好的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此阶段,此人的关注范围已扩展到他的朋友和家人的直接社交圈之外,从而涵盖了更广泛的人群。这个阶段包含一个附加概念,即有义务维护法律。因此,违反法律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大多数成年人都保持这一水平。
后常规水平
后常规的道德发展水平着重于个人原则的发展,而这些原则可能与社会的原则有所不同。这种观点将使一个人不遵守与自己的原则相一致的规则。在这个阶段,一个人认为常规道德对于维持社会秩序很有用,但也可能会发生变化。道德发展的第五阶段是由对社会契约的取向驱动的,人们理解社会法律反映了多数人的共识,但人们可以就是否应通过民主程序修改法律以实现最大的利益提出意见。对大多数人都有好处。
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侧重于普遍的道德原则。在这个阶段,这个人依靠自己的道德推理,这是基于普遍道德原则的,这些道德原则是从他人的观点出发进行考察的。个人认为法律仅在基于正义的范围内有效;因此,不应该遵守不公正的法律。在此级别进行推理可能会导致触犯法律,从而使该人受到法律制裁,其中可能包括监禁。考虑到与这个最后阶段相关的个人风险,很少有人会提出道德上的推理来涵盖这一阶段。圣战甘地和纳尔逊·曼德拉就是两个在该地区例行手术的人。